苗木知识【乡村振兴看头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张宇平:传播科技助农兴农第三代永春柑桔人的坚守NG体育
【开栏语】头雁先飞,群雁齐飞。“头雁”项目是去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中实施的项目。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NG体育”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农村系统贯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加快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地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双促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即日起,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推出“乡村振兴看头雁”系列报道,集中总结展示泉州市优秀头雁是如何在乡村振兴当中激起一池活水。
张宇平,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是天马农垦场第三代,张宇平告诉我们,他家从爷爷那辈就开始与芦柑打交道,父亲张生才更是把几十年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永春的芦柑产业NG体育。从小,张宇平就在桔园长大,与芦柑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时,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延续爷爷和父亲一直坚守的芦柑产业,更想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脚步致力做好永春芦柑的科学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带动工作。
张宇平回忆:“要想种好芦柑,最大的困难就是黄龙病的防治,这个也是一直困扰果农的大难题,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到这片热土,像父亲和爷爷一样,开始从事柑桔种植。那时,永春的柑桔产业黄龙病肆虐,整个行业都跌入低谷,县农业农村局找到我的父亲,因为父亲是柑桔专家。他想让父亲研究一块能够抵御黄龙病的柑桔果园。当时我们也想致力于黄龙病的绿色防控,也联系了很多芦柑专业的专家来进行指导,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原来的果园地块上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按照父亲和我共同研发的五措并举的模式,采用我父亲研发的营养钵无毒大苗进行定植试种,我们合作社跟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对新种果园进行长期监测,头2年出现少量黄龙病病株。第3年开始至今,就没有黄龙病发生了。”
2013年,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创建,张宇平和父亲一起探索研发的“生态防护林隔离、无毒大苗定植、及时动态更新病树、全园快速灭杀木虱、矮密早丰栽培”五项措施,经过不断尝试,柑桔黄龙病防控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三年后,全国黄龙病绿色防控与栽培新模式研发与示范推进工作会在永春召开,张永平的合作社基地作为现场观摩点,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当即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起参与本次观摩的专家们将这种黄龙病防控模式正式定义为“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桔种植新技术-永春模式”。后来中央电视台来进行专访,在央视7套《农广天地》栏目中播出了合作社基地总结形成的新种植技术科教片《预防柑桔黄龙病的技术套餐来了》,向全国柑桔产区推广永春经验。2022年,该模式入选全国农技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绿源合作社作为永春模式的试验地、应用地,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芦柑新种植示范基地80多个,面积4万多亩,增加社会经济产值三亿多元。2013年建园至今,先后有江西、广东、浙江、海南等地的考察团队到场参观学习。
当记者问起,是什么原因让张宇平也想跟随父辈那样延续柑桔事业时,他告诉我们NG体育,父亲当时并没有强制要求他来接手,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忙碌,很少陪伴,他在果园长大苗木知识,除了学校和家,就是这里,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面临择业时,他毫不犹豫,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也想为其注入一些年轻活力,所以他最终选择和父辈们一起坚守这份事业。
刚接手的时候张宇平也是一腔热血,后来他发现做农业,前期的投入非常大,见效又很慢,其实就是靠天吃饭,靠市场吃饭,也想过放弃,但是每当看到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他看到了农业人的精神。非农业专业的他开始认真、系统地学习农业知识,除了在芦柑栽培种植管理新技术上的学习研究、探索,张宇平在芦柑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学问上也下足功夫。几年来,他系统学习了芦柑无病毒苗木繁育相关专业知识,同步梳理资料,总结形成了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的无病毒柑桔苗木繁育规程。他参与的“永春芦柑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推广应用”科研项目,在2016年2月荣膺永春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联合研发的“柑桔苗木的繁育方法”于2016年8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可能是天生就有农业人的基因,张宇平在融合创新强产业的同时,非常重视特色农业科技普及推广,此外他还利用自身优势,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16年前后,正值芦柑种植高峰,果农积极性很高,他们买苗木后都来这边参观学习,张宇平与父亲联动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平台,主动协调邀请到华中农大、华南农大、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柑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相关专家及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到永春进行问诊把脉和技术指导,为村民们答疑解惑,开园指导,解决问题,发展了很多果园。
近年来,张宇平合作社邀请到的由专业教授、专家领衔开展的多种新型实用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就有50多期,培训的果农超5000人次。除此之外,作为永春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县农村科普带头人NG体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学员,张宇平以专家教授为榜样,运用自己的技术性强项,送技术服务下乡,先后前往湖洋、东关、五里街、桃城、达埔、蓬壶、横口等乡镇举行30场次科普宣讲,发放近5000份各种科普宣传材料,帮助了200多个果农解决经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
2020年,张宇平以绿源合作社作为福建永春芦柑科技小院项目依托单位,获批成为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作为福建省第二批、泉州市第一家科技小院,顺应果农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成立科技小院科技志愿服务分队。积极参加科技帮扶、科技助农、柑桔产业发展、科技问诊等系列支农行动,并多次带领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永春县域的湖洋、达埔、吾峰、东关、横口等乡NG体育镇,为柑桔种植户排忧解难。
2022年到2023年间,张宇平步履不停,带领小院团队奔赴达埔新溪村现场解决当地果农遭遇的柑桔果树碎叶病危害问题,前往五里街镇吾边村振芳合作社果园调研问诊芦柑螺旋根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张宇平在两年多来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研讨22场NG体育,培育高素质农民1836人。利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主题活动,牵头组织较大型科普活动6次,接待群众咨询达1000多人次,分发科普材料近1400份,服务活动时长达1560小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2023年5月,张宇平本人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个。参与编撰的“黄龙病疫区永春芦柑种植管理新技术”一书于2017年10月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参与起草的“黄龙病疫区芦柑栽培技术规程”获评为福建省地方标准,且已于2018年8月由福建省质量监督局发布实施。从2019年以来,张宇平在《农村科学实验》《农家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南方农业》《江西农业》《中国果树》等国家级、省级农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共8篇。
转眼间,张宇平在柑桔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也耕耘了10多年,看着父辈和自己一步一步的坚持,有了现在的成绩,他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并没有停止脚步。现代农业的发展总是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因为地域和历史遗留问题,加上现在请工人难,张宇平表示,他们也在积极推动机械化采收作业,解决部分采收问题。
“现代农业的竞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单一个柑桔品种就接近几千种,永春芦柑也很容易受到市场新品种的冲击,我们还要不断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和模式,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要保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销量。”张宇平如是说。
对于未来,张宇平表示,在果园的管理上,他要带领大家朝着科技、智能、机械化方向发展,突破劳动力瓶颈,提质增效;在柑桔新品种、新技术的筛选培育上,希望多作贡献,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把“永春芦柑”这张名片越擦越亮。(朱璇朱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