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葡萄_央广网ng体育
ng体育ng体育ng体育ng体育白露下葡萄,秋分打红枣。前不久,敦煌葡萄迎来了开园上市的季节。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有4000吨左右的敦煌葡萄销往全国各地。今年,敦煌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接近酒泉市耕地面积的一半。从古阳关脚下到巴尔湖畔,从鸣沙山下到党河古道,葡萄已经覆盖敦煌市所有乡镇村组。
敦煌的葡萄种植分为两个主要的区域,南湖灌区以无核白为主栽品种,党河灌区以红地球为主栽品种。其中,红地球的栽培面积达8万亩,占敦煌葡萄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也是近年来,敦煌葡萄的主打产品。
红地球葡萄,又叫“红提”。它的果皮呈暗紫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可口。在众多鲜食葡萄品种中,红地球特别耐储运,果粒不易脱落,也不易出现裂果和挤压伤,为葡萄的远距离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敦煌的气候条件与红地球葡萄的原产地——美国加州十分相近。自从1998年红地球引入敦煌后,栽培表现甚佳,可以与美国、智利的同类产品相媲美。红地球的含糖量一般在18%到20%,而敦煌的红地球,含糖量最高能达到27.6%。这样优越的品质,与敦煌独特的自然优势是分不开的。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余生明:敦煌的葡萄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比如说,敦煌的海拔是1138,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晚上天气一凉把有机物质全储存到水果里面去。这是一个最好的条件。当然还有一个,我们敦煌是沙壤土,土壤条件也比较好ng体育。
敦煌人种葡萄,可以追溯到汉魏之际。当时的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葡萄生五原、陇西、敦煌。”从千年的历史走到今天,葡萄大丰收让敦煌人民尝到了甜头,但是敦煌的葡萄种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敦煌是传统的粮棉种植基地。上个世纪末,敦煌着手开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ng体育,引导农民发展鲜食葡萄。但是,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加上种植技术落后,葡萄总量小,销售困难,还曾出现过“春种葡萄秋铲苗”的痛心经历。
2000年后,敦煌市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节水治沙、退耕还林、生态修复与发展林果经济统筹谋划,开发和培育产业体系。各乡镇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技术服务队,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通过葡萄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帮助农民种植葡萄。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程师张家银从事林果技术指导22年了。据他统计,从2002年开始,敦煌进行了11400多场的葡萄技术培训,平均一年有一千场。
张家银:我们就从园地规划、苗木的选择、苗木的栽植,以及田间管理,我们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按照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及时进行科技培训。
辛苦付出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今年,敦煌葡萄的总产量将达到13万吨,年产值7.3亿元,农民人均葡萄纯收入达到7800元。敦煌还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命名为“中国葡萄名城”。无核白、红地球葡萄,被评为“中华名果”。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余生明: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余生明: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两个葡萄专业生产乡镇,阳关镇、七里镇,还有六个葡萄生产专业村、20个葡萄生产专业组。林果产业的比重收入,已经在农村经济这个过程当中挑起了一个大梁,特别是我们小小的一个葡萄,挑起了农民增收的一个大梁。
葡萄的高效益极大地震动了10万敦煌农民。地处边远的风沙地村组率先放弃棉花种植、发展葡萄,成为葡萄经济的第一批规模收益者。“万元户贫困户,十万八万不算富葡萄。”敦煌市昔日的薄弱乡村——阳关镇、七里镇、李家墩村等等,因为发展葡萄成为敦煌响当当的专业村、富裕村。
七里镇南台堡村农民张保兵:原来我七亩地,种七亩棉花,一年收入就是八千来块钱。现在种葡萄,两亩地就一万二千多块钱,心情特别愉悦,马上就把剩下五亩地全部栽上葡萄了,我们现在一亩地是一万元。
近年来,敦煌市按照“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把葡萄产业与观光农业相融合,建设特色葡萄酒庄、农家客栈、葡萄采摘园,还建成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基地和特色农业观赏体验区。